2023-02-23 18:12:35 25次
四、開展課外教學活動
在高中中,教師只通過課堂教學很難滿足強化數學教育效果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良好習慣培養的需求,有效拓展課外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基礎.課外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引導學生主動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課堂知識點的溫習和記憶,在課內外都能得到數學能力的提升,幫助強化數學教育效果.例如,在進行“概率”這部分知識點的教學時,我在課堂知識點的講述完成之后要求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使用概率相關知識點的事例.這樣的教學活動任務是學生在之前的數學學習中沒有接觸過的,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熱情,主動花費時間和精力在生活中挖掘相關知識點,如計算彩票店中給出雙色球中獎概率,又如商場中常見的抽象活動,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對生活實際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觀念,進一步強化了數學教育功能.
五、結語
在現階段的高中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不斷強化數學教育功能,為學生展示更加豐富的數學學習途徑,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保證他們未來在高考中能取得理想成績.
參考文獻:
[1]肖林.高中數學教學中強化數學教育功能的策略[j].科研,2016(7).
[2]柳永紅.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12).
[3]許建國.高中數學教學中強化數學教育功能的策略[j].,2016(9)
摘要:大學高等數學是構建在中學初等數學基礎上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所掌握的數學內容與數學思想方法對大學高等數學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學與中學數學教學銜接一直是大一新生和所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本文從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幾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為下一步推動教學改革與提高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盡自己所能做一些研究工作。
關鍵詞:大學數學;高中數學;教育;銜接
數學學科由于其知識的基礎性以及應用的全面性,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小學、中學均將初等數學設置為基礎課程,在畢業考試與升學考試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而在大學階段高等數學仍然是大部分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眾所周知,大學高等數學是構建在中學初等數學基礎上的,因此大學數學教學與中學數學教學銜接一直是大一新生和所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近些年,雖然有很多專家與學者對此問題進行過深入的探討與反復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國中學課程改革速度加快,中學數學、大學數學教材版本繁多,高考分省命題,因此在大學高等數學教學與中學初等數學教學的“銜接”中又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也迫切需要有效地解決。鑒于目前這種現狀,筆者認為仍然有必要繼續探討大學數學教育和中學數學教育的“銜接”,為下一步推動大學數學教學改革與提高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盡自己所能做一些研究工作。
一、教材內容的銜接
現行的高中與大學的數學課程與教材總體上看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滿足各自階段教學的教學要求,也達到了教學大綱的預期目標。但是尚有部分內容在高中與大學之間的銜接出現了問題,其實大部分大一新生對于中學教材與大學教材重疊的部分不會感到負擔,相反還會有一種熟悉的親切感,當大學教師用符號語言對中學知識進行講解時,學生就能夠迅速在腦海中建立起連接中學初等數學與大學高等數學的橋梁。而對于那些中學沒有講授,而大學直接運用的知識,學生會產生強烈的斷層感,例如:高中階段弱化了反函數、萬能公式、和差化積與積化和差公式,定比分點的相關內容,刪除了極限、圓錐曲線的第二定義、棣莫佛定理,對于簡單函數的導數公式、積分公式、求導法則只是直接給出,而沒有推導過程,這些內容均需要大學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有“承前”的過程,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產生突兀感。
同時對于大學教材中的數學名詞與數學符號,也應該不斷的修訂更新,與人教版的高中數學教材保持一致。在上述問題中,數學符號的問題如果教材的編寫者、修訂者多加以注意,完全可以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但是對于內容的銜接在現階段來看卻處于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方面現階段高中教材出現了高等數學的初步內容及其相關知識,從學生的認知水平看,很難進一步增加內容;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面對來自不同省份與地區,通過不同高考考綱選拔出來的學生又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切入點,在短時間內完成中學數學與大學高等數學的過渡。所以造成了學生在內容上難以銜接。
針對這種情況,我國部分高校從2015年開始開展大學先修課程培訓,即在大學入學前自主學習學校自編的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高等數學教材,同時在高考前后進行測試,考試成績既可以作為自主招生成績、加分錄取依據,也可以轉化為大學公共課程的學分??梢哉f是在初等數學與高等數學內容銜接上的一個有益的嘗試。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高中數學教學教學方面,數學教師應該在講解部分知識時,對某些數學問題給予適當的延伸,并使用符號語言書寫,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的邏輯關系,理清數學的思想體系,適應未來的發展,最終達到數學思維上的長足進步,為大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大學方面面對當前情況也應作出相應調整,首先高考招生時,某些對于高等數學有著較高要求的專業在縮小總分極差的前提下還應適當控制數學單科最低分數。
其次高等院校在新生入學前應隨錄取通知書適當發放預習教材,這種預習教材,應該由大學數學教師與高中數學教師共同編寫,以高中既有知識為基礎,用高等數學觀點以及運用符號語言對學生所熟悉知識重新闡述并加以適當延伸,使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高等數學的形式結構,初、高等數學之間的區別聯系,同時輔以一定量的習題,供學生鞏固練習,新生開學后,該書內容也可以由大學數學教師作為高等數學預備課程進行講授,使學生在腦海中迅速建立起連接初、高等數學的橋梁。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方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措施如下:
1.在高中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由“學習為了考試”轉變為“考試是為了更好的督促學習”,使得學生由“要我學數學”轉變為“我要學數學”,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喚醒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同時構建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很多高中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一直處于一種“聽課———做題———測試———發現問題———探究原理———彌補缺點”,在新課講授后缺少對于數學原理的探究,對于知識的理解不能依靠對定理定義的探究,只能依靠實際題目的來對數學加以理解,這種方式難以構建起數學的整體框架,所以需要培養學生在新課講授前后能夠深入探究數學原理,從本質上理解數學問題,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本文鏈接: